現今高等教育面臨學用落差與實際脫節挑戰,如同理心缺失、理論實踐脫節、 跨領域合作不足及社會責任意識薄弱。在本地,長者面臨社會孤立與健康管理 困難,偏鄉學童因教育資源匱乏與數位鴻溝受限。元智大學所在的桃園市具有 人口結構優勢,老化指數低,青壯年人口比例高,幼年與老年人口比例接近 1:1,凸顯教育創新與長者照護需求。本計畫「跨代智慧共創:設計思考引領科 技與幸福」提出以「大手牽小手,小手牽大手」為核心的創新教育模式,透過 跨代與跨領域合作,促進學習與創新平台建設。具體目標包括: • 創新長者健康照護:運用IoT與AI技術,開發智慧健康監測系統。 • 數位藝術融入偏鄉教育:設計Gen AI輔助學習工具和AR/VR互動體驗。 • 培養具設計思考素養的跨領域人才:通過實際問題解決培育學生能力。 • 建立智慧跨代知識交流平台:促進世代間互動與知識傳承。 • 發展在地化社會企業模式:探索創新成果商業化,確保計畫永續發展。 • 推動跨文化國際合作:將本地經驗推廣至國際。

全球綠色循環經濟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國家在發展綠色循環經濟之政策與推動過程中,從校園扎根綠色意識與綠色循環經濟知識的系統性培養,也就是「綠領人才」的培育將是關鍵因素。

在地語言消失、傳統習俗沒落、文化景觀被水泥建築遮蔽,這是我們所面臨的現代社會。生活在重視經濟發展、長期忽視在地文化的臺灣,或許這些先人的智慧結晶未來只能到博物館欣賞。為挽救如此頹勢,讓後代繼續看到美好傳統,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扛起這個任務,永續保存在地文化,帶領學生認識文化資產的重要,並加入傳承行列。

本計畫為國家的程式設計人才教育奠定基礎。資訊科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也需要巨量具備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能力的人才,舉凡大數據分析、演算法撰寫、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車等,都需要資訊人才。本校的艾妲計畫符合世界潮流與國家發展的需求。 

教育部於2013年提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將多元文化教育和國際理解合併為社會參與的素養能力,指出小學階段應具備關懷本土與理解國際事務的素養,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而本計畫「寰宇」之名,係指全球天下之意,如唐駱賓王《帝京篇》詩云:「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本計畫期許彰顯人人平等的美好地球村理念,透過各項子計畫,推動國際理解與分享多元文化,進而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尊重生命與支持全球永續發展,深植世界和平胸懷。

Image

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 135 號六館14樓 61401R
Tel:(03)463-8800 #2034、2038、2218 | E-mail:csdusr@saturn.yz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