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千埤之鄉-永豐文化島
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
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
01
通識教育課程-環境教育
通識教學部希望元智學生能在求學期間,對臺灣甚至桃園在地文化有基礎認識,因此開設必選修的跨領域「在地多元文化課群」,由一系列的在地文化介紹課程組成,授課教師各自從不同的面向講解文化,並安排校外教學,讓學生親臨文化資產現場,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有鑑於所有課程皆需安排校外教學,為集中資源並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課群中的「古蹟文化與在地生活」、「旅遊桃園史」、「島嶼、族群與文化」、「在地文化導覽」4門課5個班級,於2018年起便在中壢與桃園老城區舉辦聯合校外教學。執行方式經過不斷調整,現已發展至集中在中壢老城區進行,並打破班級限制,規劃5條路線-多元宗教文化、生命關懷與環境教育、中壢新街城堡、在地生活記憶、舌尖上的中壢,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由各門課程教師帶領其中1條路線進行講解,同時印製學習手冊讓學生在活動中做筆記,成為教師作業評分項目之一。
2021年3月27日、4月10日、10月16日、10月30日共舉行4次聯合校外教學,109-2、110-1學期各舉辦2梯次,由5位授課教師帶領583位學生進行中壢老城區21個文化觀光景點參訪,確切認識到這座客家大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打下了文化觀光的基礎,未來可再細部規劃成旅遊路線,以提升桃園深度旅遊的內涵。
通識教育部-一日農夫與粄食製作體驗課程
由通識教學部所執行的USR計畫「桃園文化廊道」,實踐場域中的霄裡地區是桃園最早水田化的農村,早期盛產水稻,近期則成為桃園與中壢兩大都市的蔬菜供應地。 霄裡雖位處城市之間,卻依然保留了農村樣貌,擁有大片的農田與蔬菜網室,同時也因發展歷史悠久,仍保存許多傳統文化。通識教學部長期與在地的竹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進行文化推廣與觀光,不僅舉辦活動,也透過通識微型課程開設,把學生帶進霄裡,認識桃園在地文化。 霄裡當地有一句俗諺「看不盡的霄裡埔、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盡的鷹哥竹」,顯示當地物產富庶、農業發達。透過大學與社區合辦「一日農夫」與「粄食製作」體驗,讓遠離農村與農事許久的學生,重新有了接觸土地的機會,無論是手拿鐮刀除草、嘗試控制割草機,抑或進入網室種菜、親手製作客家美食豬籠粄,不僅是多數青年人生初體驗,也能夠從中體認農事操作與食物製作的不易,進而關注農業發展、珍惜食物。 在實際的農事體驗外,參訪課程也安排了竹霄社區文化巡禮,以協會導覽員介紹社區環境特色,並由USR計畫人員介紹在地據點「坐伙」,讓學生更加瞭解這個位在學校附近的農村,發掘有興趣投入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的青年,除了對社區有所貢獻,也能打開對未來職涯更多的可能與想像。
水資源踏查課程-「千埤之鄉-永豐文化島」
揮汗田野,體驗山林 位於元智大學旁的永豐高中,是一所社區型完全中學,對於在地文化的推廣十分重視,因此開辦「在地水資源踏查」選修課程,並在學期間帶領學生主動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認識桃園水資源概況。 桃園臺地由於自然環境的缺陷,導致先民挖鑿眾多陂塘儲水,成為特殊的「千塘之鄉」;之後由政府的力量開鑿桃園大圳與石門大圳,串連陂塘成為大型灌溉系統,也讓桃園擁有獨特的水資源環境。元智大學與永豐高中附近即有桃園大圳與茄苳里埤塘,甚至還有霄裡地區豐富的湧泉資源,安排水資源踏查參訪極為適合,而「桃園文化廊道」計畫的Egret工作隊便與永豐高中合作,由大學生帶領高中生進行文化與水利景點導覽,達到「大手牽小手」的傳承目標。 兩校自2018年起即合辦導覽活動,初期此課程為選修,學生人數不多,以騎乘自行車的方式進行參訪;2020年109-1學期開始,水資源踏查課程改名「千埤之鄉-永豐文化島」,並配合108課綱設為必修,於是活動規模擴大至全校學生,調整以步行或搭車方式,搭配實境解謎形式辦理。 2021年109-2學期由於疫情之故停辦一次,110-1學期由14位Egret工作隊學生帶領186位永豐高中師生,進行6個梯次導覽,參訪兩校附近的鴻撫宮、桃園大圳、茄苳里埤塘、元聖宮,以及霄裡地區的玉元宮、至德堂、石母祠等景點,不僅透過導覽傳遞文化知識,進行環境教育,也促進兩校師生之間的交流。
埤塘環境教育-永豐高中「在地水資源踏查」課程校外教學導覽活動
為增進學生對生態與環境的關懷,本校通識教學部糠明珊老師透過舉辦「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與「遇見雞母嶺的工作假期」等活動,帶領「大學生活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生走出戶外,同時以微型課程形式供全校學生選修參與,藉由義工服務的過程,以行動落實對環境教育的關懷,提供學生「做中學」的學習經驗。 「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帶領學生走入田野山林,讓學生認識這片美麗的山村與古道,並到螢火蟲書屋附近協助整理螢火蟲棲地及周遭環境與種植樹苗。本活動已實施數年,這期間一直持續帶學生到石碇,照顧這些學長姐們種下的樹與種下新的樹苗,也同時在心中種下友善環境的種子。 「遇見雞母嶺的工作假期」活動帶領學生們走入古樸的雞母嶺山村,體驗山林耕作、協助修復田埂與到山林裡清理樹枝,並在中午一起野炊,享受勞作後的成果。 每次的義工服務,學生們雖然經歷了一整天的汗水洗禮,但是回程時心中無不是滿滿的感動。這一系列的義工活動兼具玩樂與勞作,讓同學們在繁忙課業之餘,能有接近大自然與體驗生活的機會,並透過勞動服務,喚醒對環境的責任,一起永續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由通識教學部所執行的USR計畫「桃園文化廊道」,實踐場域中的霄裡地區是桃園最早水田化的農村,早期盛產水稻,近期則成為桃園與中壢兩大都市的蔬菜供應地。 霄裡雖位處城市之間,卻依然保留了農村樣貌,擁有大片的農田與蔬菜網室,同時也因發展歷史悠久,仍保存許多傳統文化。通識教學部長期與在地的竹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進行文化推廣與觀光,不僅舉辦活動,也透過通識微型課程開設,把學生帶進霄裡,認識桃園在地文化。 霄裡當地有一句俗諺「看不盡的霄裡埔、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盡的鷹哥竹」,顯示當地物產富庶、農業發達。透過大學與社區合辦「一日農夫」與「粄食製作」體驗,讓遠離農村與農事許久的學生,重新有了接觸土地的機會,無論是手拿鐮刀除草、嘗試控制割草機,抑或進入網室種菜、親手製作客家美食豬籠粄,不僅是多數青年人生初體驗,也能夠從中體認農事操作與食物製作的不易,進而關注農業發展、珍惜食物。 在實際的農事體驗外,參訪課程也安排了竹霄社區文化巡禮,以協會導覽員介紹社區環境特色,並由USR計畫人員介紹在地據點「坐伙」,讓學生更加瞭解這個位在學校附近的農村,發掘有興趣投入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的青年,除了對社區有所貢獻,也能打開對未來職涯更多的可能與想像。
水資源踏查課程-「千埤之鄉-永豐文化島」
揮汗田野,體驗山林 位於元智大學旁的永豐高中,是一所社區型完全中學,對於在地文化的推廣十分重視,因此開辦「在地水資源踏查」選修課程,並在學期間帶領學生主動走出校園,在學校附近認識桃園水資源概況。 桃園臺地由於自然環境的缺陷,導致先民挖鑿眾多陂塘儲水,成為特殊的「千塘之鄉」;之後由政府的力量開鑿桃園大圳與石門大圳,串連陂塘成為大型灌溉系統,也讓桃園擁有獨特的水資源環境。元智大學與永豐高中附近即有桃園大圳與茄苳里埤塘,甚至還有霄裡地區豐富的湧泉資源,安排水資源踏查參訪極為適合,而「桃園文化廊道」計畫的Egret工作隊便與永豐高中合作,由大學生帶領高中生進行文化與水利景點導覽,達到「大手牽小手」的傳承目標。 兩校自2018年起即合辦導覽活動,初期此課程為選修,學生人數不多,以騎乘自行車的方式進行參訪;2020年109-1學期開始,水資源踏查課程改名「千埤之鄉-永豐文化島」,並配合108課綱設為必修,於是活動規模擴大至全校學生,調整以步行或搭車方式,搭配實境解謎形式辦理。 2021年109-2學期由於疫情之故停辦一次,110-1學期由14位Egret工作隊學生帶領186位永豐高中師生,進行6個梯次導覽,參訪兩校附近的鴻撫宮、桃園大圳、茄苳里埤塘、元聖宮,以及霄裡地區的玉元宮、至德堂、石母祠等景點,不僅透過導覽傳遞文化知識,進行環境教育,也促進兩校師生之間的交流。
埤塘環境教育-永豐高中「在地水資源踏查」課程校外教學導覽活動
為增進學生對生態與環境的關懷,本校通識教學部糠明珊老師透過舉辦「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與「遇見雞母嶺的工作假期」等活動,帶領「大學生活與服務學習」課程學生走出戶外,同時以微型課程形式供全校學生選修參與,藉由義工服務的過程,以行動落實對環境教育的關懷,提供學生「做中學」的學習經驗。 「石碇十八重溪里山義工活動」帶領學生走入田野山林,讓學生認識這片美麗的山村與古道,並到螢火蟲書屋附近協助整理螢火蟲棲地及周遭環境與種植樹苗。本活動已實施數年,這期間一直持續帶學生到石碇,照顧這些學長姐們種下的樹與種下新的樹苗,也同時在心中種下友善環境的種子。 「遇見雞母嶺的工作假期」活動帶領學生們走入古樸的雞母嶺山村,體驗山林耕作、協助修復田埂與到山林裡清理樹枝,並在中午一起野炊,享受勞作後的成果。 每次的義工服務,學生們雖然經歷了一整天的汗水洗禮,但是回程時心中無不是滿滿的感動。這一系列的義工活動兼具玩樂與勞作,讓同學們在繁忙課業之餘,能有接近大自然與體驗生活的機會,並透過勞動服務,喚醒對環境的責任,一起永續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一日農夫與粄食製作體驗課程
一日農夫與粄食製作體驗課程
02
三創課程-精釀啤酒
通識教學部希望元智學生能在求學期間,對臺灣甚至桃園在地文化有基礎認識,因此開設必選修的跨領域「在地多元文化課群」,由一系列的在地文化介紹課程組成,授課教師各自從不同的面向講解文化,並安排校外教學,讓學生親臨文化資產現場,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有鑑於所有課程皆需安排校外教學,為集中資源並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課群中的「古蹟文化與在地生活」、「旅遊桃園史」、「島嶼、族群與文化」、「在地文化導覽」4門課5個班級,於2018年起便在中壢與桃園老城區舉辦聯合校外教學。執行方式經過不斷調整,現已發展至集中在中壢老城區進行,並打破班級限制,規劃5條路線-多元宗教文化、生命關懷與環境教育、中壢新街城堡、在地生活記憶、舌尖上的中壢,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由各門課程教師帶領其中1條路線進行講解,同時印製學習手冊讓學生在活動中做筆記,成為教師作業評分項目之一。
2021年3月27日、4月10日、10月16日、10月30日共舉行4次聯合校外教學,109-2、110-1學期各舉辦2梯次,由5位授課教師帶領583位學生進行中壢老城區21個文化觀光景點參訪,確切認識到這座客家大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打下了文化觀光的基礎,未來可再細部規劃成旅遊路線,以提升桃園深度旅遊的內涵。
03
三創課程-開源農場基地自造
通識教學部希望元智學生能在求學期間,對臺灣甚至桃園在地文化有基礎認識,因此開設必選修的跨領域「在地多元文化課群」,由一系列的在地文化介紹課程組成,授課教師各自從不同的面向講解文化,並安排校外教學,讓學生親臨文化資產現場,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有鑑於所有課程皆需安排校外教學,為集中資源並讓學生有更多選擇,課群中的「古蹟文化與在地生活」、「旅遊桃園史」、「島嶼、族群與文化」、「在地文化導覽」4門課5個班級,於2018年起便在中壢與桃園老城區舉辦聯合校外教學。執行方式經過不斷調整,現已發展至集中在中壢老城區進行,並打破班級限制,規劃5條路線-多元宗教文化、生命關懷與環境教育、中壢新街城堡、在地生活記憶、舌尖上的中壢,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由各門課程教師帶領其中1條路線進行講解,同時印製學習手冊讓學生在活動中做筆記,成為教師作業評分項目之一。
2021年3月27日、4月10日、10月16日、10月30日共舉行4次聯合校外教學,109-2、110-1學期各舉辦2梯次,由5位授課教師帶領583位學生進行中壢老城區21個文化觀光景點參訪,確切認識到這座客家大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打下了文化觀光的基礎,未來可再細部規劃成旅遊路線,以提升桃園深度旅遊的內涵。
04
創客競賽
為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發揮與實現創意,本校連續4年辦理元智大學「學生創客競賽」,透過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與創客精神。參賽團隊發揮創意,觀察身邊待解決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2021年度智慧資訊組就有多項作品觸及食農議題。例如,「農來help you」藉由農業智慧化,幫助民眾認領農地,解決農作物過剩問題;「排出農業新希望」則透過大數據分析提供種植排程,有效解決有限農地收成利益最佳化之解決方案
05
智慧農場教學實驗場域
智慧農場教學實驗場域
為推動食農教育實踐場域,本校於七館五樓平台建置智慧農場、二館七樓建置魚菜共生教室等相關實驗場域。該場域配合課程規畫,亦邀請多元跨領域教師、業界專家舉辦課程、學生專題成果發表等。
06
教務處
隨著台灣工業化的發展,農業亦開始由小農經濟轉型朝向「以知識為導向的市場化與商品化產業,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所得」的方向發展。本校期許培育以資訊及專業知識解決社會議題之鼎型人才,除了透過通識教育協助同學瞭解飲食文化、在地農產業特色與環境生態之循環關係、如何應用專業課程之科技改變農業模式等之外,更藉由打造智慧農場教學實驗場域、舉辦相關競賽以提供學生了解食農的學習環境。
07
學務處
一、T-Lab 城市實驗室探索桃園社會議題
T-Lab城市實驗室每年舉辦探索桃園在地六大社會公共議題,包含:環境保育、有機食農、國際移工、桃園新住民、弱勢協助及人文創新,並邀請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勞動局、農業局、文化局、社會局、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與青年事務局等單位,與學生建構對話平台,引導青年學子了解桃園。參與學生透過專題演講、文獻研究及問題資料整理、社區足跡探索等任務,再由學校邀請公務部門主管業師對議題各面向提供寶貴意見回饋,讓學生不僅只關注議題,更能研擬相關對策並付諸行動。
2021年探索有機食農議題之學生團隊為推廣有機蔬菜的重要性,動手繪製食農繪本,以期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大眾推廣食農教育。亦有團隊架設有機食農資訊推廣平台,讓民眾可以更便利地查詢有機資訊。
二、元智師生探訪農業創生與農村遠見 2021年11月學務處課外活動組以「在地文化探訪—農村的遠見」為主題,師生共25人前往東勢【水寨一方農場】探訪地方休閒農業的發展歷程與農村願景。此次帶學生實地探訪梨之鄉的地方特色,深入了解農業發展與潛力,讓學生了解台灣的農業實力與結合智慧農業,協助傳統產業再升級。
三、海洋永續利用
(1)環境教育:珍愛藻礁 藻礁公投是2021年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位處桃園核心地區的元智大學,距離藻礁的自然環境很近,為讓學生近一步了解實際情況,本校學務處課外活動組與藝術中心於2021年5月聯合舉辦「藻礁環境教育暨海客文化探訪」之旅,認識珍貴藻礁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探訪海客文化,了解桃園地理環境及人文風貎,乃融合知性與感性的教育之旅。活動由海洋生態保育協會講師帶領學生認識藻礁的生態環境教育,再以淨灘方式,表達對大海的禮敬與對大自然的珍愛,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育及永續的重要性。參與師生計70人。
(2)環境教育:淨灘行動 台灣四面環海,各地有著多樣化的地形造就豐富的海底風貌。我們雖離海很近,卻很少關心她。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海洋危機中的垃圾,即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元智大學連續六年由學生社團自發性舉辦愛護海洋的淨灘活動,2021年共舉辦6場,地點包含桃園竹圍海水浴場、觀音海水浴場,共約230名學生參與,且參與社團及人數逐年增加,顯示環境保育的觀念及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已深植學生心中。 透過此實際行動提高學生對海洋保育及環境保護的重視及省思,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少製造塑料垃圾、重複利用、分類回收等。學生不僅參與守護海洋的行動,更學習到如何愛護環境,並重視生態的永續。
(3)環境教育:辦理主題工作坊 近年因海洋永續環保意識抬頭,本校諮就組特地邀請「海湧工作室」團隊針對海洋環保、海洋廢物再利用、海洋廢物回收等三大主題辦理工作坊,使參與學員了解海洋知識及海洋廢物環保回收再利用之意義,並於110-1學期辦理中央、中原及元智三校動手撿海廢-淨灘活動,讓學員從淨灘中更深刻體會海洋及海廢回收之重要性。三校共115人參加,元智參加學生計85人。
二、元智師生探訪農業創生與農村遠見 2021年11月學務處課外活動組以「在地文化探訪—農村的遠見」為主題,師生共25人前往東勢【水寨一方農場】探訪地方休閒農業的發展歷程與農村願景。此次帶學生實地探訪梨之鄉的地方特色,深入了解農業發展與潛力,讓學生了解台灣的農業實力與結合智慧農業,協助傳統產業再升級。
三、海洋永續利用
(1)環境教育:珍愛藻礁 藻礁公投是2021年最熱門的議題之一,位處桃園核心地區的元智大學,距離藻礁的自然環境很近,為讓學生近一步了解實際情況,本校學務處課外活動組與藝術中心於2021年5月聯合舉辦「藻礁環境教育暨海客文化探訪」之旅,認識珍貴藻礁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探訪海客文化,了解桃園地理環境及人文風貎,乃融合知性與感性的教育之旅。活動由海洋生態保育協會講師帶領學生認識藻礁的生態環境教育,再以淨灘方式,表達對大海的禮敬與對大自然的珍愛,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育及永續的重要性。參與師生計70人。
(2)環境教育:淨灘行動 台灣四面環海,各地有著多樣化的地形造就豐富的海底風貌。我們雖離海很近,卻很少關心她。近年環保意識抬頭,海洋危機中的垃圾,即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元智大學連續六年由學生社團自發性舉辦愛護海洋的淨灘活動,2021年共舉辦6場,地點包含桃園竹圍海水浴場、觀音海水浴場,共約230名學生參與,且參與社團及人數逐年增加,顯示環境保育的觀念及對海洋環境的關注,已深植學生心中。 透過此實際行動提高學生對海洋保育及環境保護的重視及省思,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少製造塑料垃圾、重複利用、分類回收等。學生不僅參與守護海洋的行動,更學習到如何愛護環境,並重視生態的永續。
(3)環境教育:辦理主題工作坊 近年因海洋永續環保意識抬頭,本校諮就組特地邀請「海湧工作室」團隊針對海洋環保、海洋廢物再利用、海洋廢物回收等三大主題辦理工作坊,使參與學員了解海洋知識及海洋廢物環保回收再利用之意義,並於110-1學期辦理中央、中原及元智三校動手撿海廢-淨灘活動,讓學員從淨灘中更深刻體會海洋及海廢回收之重要性。三校共115人參加,元智參加學生計85人。